10月18日,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公司”)在成都举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交流会,庆祝企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化学党委书记、董事长莫鼎革视频祝贺,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刘东进现场致辞。
莫鼎革表示,60年来,七公司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为国家基础工业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承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项目,并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为中国化学国际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站在新起点,他期望七公司与国内外合作伙伴保持紧密合作关系,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工程公司,为集团公司实现“135”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活动期间,七公司与阿联酋达玛克地产集团等国内外多个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项目合约,金额超200亿元人民币,涵盖石油化工、绿色能源、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活动还对七公司60年改革发展历程中作出杰出贡献、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10名功勋人物予以表彰。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参加了“丝路相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活动。
]article_adlist-->企业名片
中国化学七公司成立于1964年,总部设在四川成都,是为建设中国第一套引进大化肥(泸天化)、解决中国老百姓吃饭穿衣而诞生,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2010年1月随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公司按照“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主要从事工程总承包(投资、建造、运营)、实业和国际贸易等业务,是一家综合型国际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功勋企业、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鲁班奖、四川省品牌示范企业等多项殊荣。
她是我国第一套进口大型化肥装置、第一套聚甲醛装置、第一套多晶硅装置的建设者。
她是中国企业推动开放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勇闯海外市场的“排头兵”。
她是创造多个“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项目遍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工建设领先者。
她是致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动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中国建造、中国制造、中国装备扬名世界的实践者。
她是开创“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向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迈进的奋楫者。
她,就是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从长江之滨到大漠戈壁,从驰骋神州到远征海外,七公司怀揣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之心,用服务国家战略的坚定信念、实业报国的壮志豪情和接续奋斗的铮铮铁骨,创下诸多“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为国家粮食生产、边疆石化产业发展、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国际贸易拓展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十年栉风沐雨,六十年春华秋实。七公司砥砺奋进的历史,是新中国化学工业从一穷二白起步到迈向化工大国光辉历程的缩影,更是央企“国家队”服务“国之大者”、在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一路拼搏奋进的见证。
逐梦神州 创业艰难百战多
“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当这首《历史的天空》在耳边响起,老一辈七化建人犹如再次听见了永宁河畔叮叮当当的锤音,脑海里也会不由自主地闪烁着那些光辉的岁月、奋斗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以实现国家工业化,改变旧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1964年,在“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时代号召下,七公司在长江之滨、永宁河畔应运而生,肩负解决中国人吃饭、粮食的粮食从哪儿来的重要使命。
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泸天化
面对缺技术、缺资金、缺粮食、缺房子等极端困难的条件,第一代七化建人怀着“为中国工人阶级争光,为中国人民争气”的壮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功建设了新中国首套引进化肥装置——四川泸州天然气化工厂10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尿素装置,打破了“中国人不能建设大型化肥工程”的断言,填补了我国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尿素的空白,为中国天然气工业和现代尿素工业打下了第一块基石。朱德、邓小平、李富春、薄一波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该工程视察,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朱德写下的“掌握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最新技术,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题词,激励着一代代七化建人奋勇向前。
“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外国人做不到的,我们创造条件也能做到。”这样的信念,从发轫之初,就成为了七化建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上世纪70年代初,七公司承建了泸天化、赤天化从美国、荷兰引进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大化肥装置。此后,又立足川渝,建设了川染、川化、川天化、四川石化、建峰化工厂等工业项目,七公司的品牌之光愈加闪耀。
新疆乌鲁木齐石化总厂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工程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七公司在大西南建成一系列三线项目后,挥师大西北,承建了国家“六五”期间重点项目——新疆乌鲁木齐石化总厂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工程。这项工程关系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国防的巩固,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这是七公司第一次走出四川承建项目,困难很多,压力很大。”公司“元老”、曾任七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的杨书奉回忆,工程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七化建人离家2000多公里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不仅面临着极寒天气、干燥少雨、冬天缺少蔬菜等从未遇到的现实难题,还必须适应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
肩负使命,面对挑战,离乡背井的七化建人又一次拿出了不服输、能吃苦、善攻坚的精神,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攻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顺利投产。该项目是当时新疆第一套大型化肥装置,由此拉开了七公司服务新疆化工建设的序幕。此后,七公司又先后在新疆建设了泽普、克拉玛依等石化基地,在祖国边疆树立了一座座化工建设的丰碑。
哪里有化工装置上马,哪里就是七公司的战场。泸天化的建设奇迹和屹立在祖国边疆的丰碑,让七公司“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们持续转战大江南北,承建了贵州瓮福硫酸项目、云南聚甲醛项目等国内重大项目,扬子巴斯夫乙烯、上海拜尔、江苏道康宁等外资项目,在我国化工建设的天空留下了无数“璀璨的繁星”。
从长江之滨的起点出发,一代代胸怀“化工报国”使命的七化建人,前赴后继投身国家战略、时代浪潮,以“哪里需要去哪里,哪里都能扎根”的敬业奉献精神,书写了中国化工建设历史上一页页浓墨重彩的篇章,也推动着七公司一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
飞越重洋 海外美名扬
东方风来满眼春。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遍拂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生机活力,思想解放正在打破传统思维的桎梏。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敢为人先的七公司员工积极投身改革开放浪潮,第一个“吃起了螃蟹”,大胆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同行业中“走出去”的排头兵。
或许是崇峻的山岭、奔涌的江河、火辣的饮食熔铸了四川人敢闯敢拼的性格,诞生和成长于巴蜀大地的七公司,也与生俱来拥有这样的“基因”。尽管彼时国门刚刚打开,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所知甚少,但七化建人还是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
孟加拉国吉大港年产33万吨合成氨、56万吨尿素工程
1984年,七公司通过国际招投标走出国门,承建了第一个海外项目——孟加拉国吉大港厂年产33万吨合成氨和56万吨尿素装置安装工程。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企业通过招投标模式中标的海外项目,没有任何经验可循,更面临着做不好就要赔钱的巨大压力,“摸着石头过河”的七化建人只能在探索中实践。
孟加拉国地处南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滞后,气候环境也与国内迥异。“夏天的平均温度达到40多度,没有制冷、降温的设备,对于建设者来说是很大的考验。项目所在地也比较偏僻、荒凉,生活很不方便。就拿通讯来说,那会没有电话这些通讯设备,隔一年半载能回家与家人团聚,就是我们最期待的事。”原七公司孟加拉化肥厂老员工胡显文回忆道,“后来公司想了办法:从国内组织人员拍摄家人的录像带,带到现场供我们集中观看。又组织拍摄我们在现场工作和生活的录像带,带回家组织家人集中观看,以此缓解我们的思乡之苦、后顾之忧。”
面对落后的条件、艰苦的环境、不足18个月的工期,七公司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工人不畏艰辛、只争朝夕,最终实现了提前4个月建成投产。时任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主持了竣工典礼,对七公司给予了高度评价。这项工程的成功建设,让七公司第一次以工程承包方式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塑造了中国化工建设者的国际形象。
此后,七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足迹踏上亚洲、欧洲、非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8年,承建马来西亚国家石油PFK化肥厂改造项目;
2003年,承建乌兹别克斯坦昆格勒年产10万吨纯碱项目;
2006年,确立“建成国际型工程公司”发展战略;
2010年,成功中标东欧TAF项目,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化肥项目、中国化学最大的单项施工总承包项目,建成后被《人民日报》誉为“中企筑起的明星工程”,项目驻地当地人给出了3个“第一”的高度评价:第一个由外国公司总承包的项目,第一个按合同工期竣工的项目,第一个未超过合同预算的项目;
2017年,七公司签署公司当时最大EPC合同金额项目——东欧阿菲普斯基加氢裂化项目,完成了从国际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商向国际工程EPC总承包商的华丽转变,同年成立了中东公司;
尼日利亚丹格特炼油项目
2018年,承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炼油项目——尼日利亚丹格特炼油项目,成为巩固中非友谊的经典之作;
2019年,承建当今世界上最大乙烯综合体项目——东欧乙烯项目FEED+EPC,实现中国企业首次以乙烯综合体EPC总承包商亮相国际市场,是当时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大合同额项目;
2021年,七公司在荷兰海牙成立欧洲公司;
2024年,七公司环球工程中心在迪拜揭牌成立;
……
一项项辉煌成果,在全球铺展延伸。七化建人,成为联通“一带一路”真正的钢轨和基石。
在扬名海外的国际化道路上,七公司迈进的步伐越来越稳健,不断拓展“走出去”的深度和广度,目前项目已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多套“全球最大”项目,国际化发展日趋成熟。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天地宽
俗话说: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
在七公司60年的奋进历程中,成功实现海外市场的“五次转型”,是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笔——
1984年以承建孟加拉吉大港尿素肥料厂为标志,实现从国内化工建筑施工企业到国际工程项目施工分包商的转型;
巴基斯坦法蒂玛化肥联合项目
2006年以承建巴基斯坦法蒂玛化肥联合项目为标志,成功转型为国际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商;
2017年以签署东欧阿菲加氢裂化项目为标志,成为国际工程项目EPC总承包商;
2019年以承建北海化工综合体项目为标志,跻身国际工程项目EPC总承包商前列;
2023年按照集团公司的部署,七公司开启了奋力向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工程总承包商、国际资源整合商迈进的大幕。这一年,七公司签署年产500万吨全球最大甲醇项目FEED+EPC总承包合同。
“七公司的五次转型,可谓力透千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龙海洋表示,五次转型奠定了七公司永葆青春活力、牢牢站稳国际市场的根基。在他看来,五次转型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有以下的经验和启示——
赶上了好时代。改革开放让中国企业有了走出国门发展的机会,“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企业在海外有了更多的机遇、更大的市场、更广的空间,七公司立足长远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紧跟时代步伐,敢于、善于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奋勇拼搏、一往无前。
敢于改革、善于创新。从一条腿走路的化工建设企业到多条腿跑步的国际工程公司,一次次转型升级过程中,七公司始终秉承改革创新的发展理念,持续推动企业在体制机制、组织架构、人力资源配置、施工建设管理、员工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改革,不断适应发展新形势、新需求。比如,公司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用工按需求、晋升凭能力、收入靠绩效的市场化机制,为激发企业活力提供了强力支撑。
始终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七公司一直将科技水平、技术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法宝,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引进高端人才,创新研发技术含量大、应用价值高的国家级工法和新产品,依托“高、大、难”和“新、特、尖”的工程项目重点研发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技术。比如,公司构建起了以总部为枢纽,欧洲公司、新材料研究院为支点,迪拜工程中心、工程公司为支撑的科研组织体系;通过共建实验室、共用科研院所研发资源等形式,高效利用外部资源,加快自身人才培养;成立了6个科技创新专项工作组,开展技术引进和研发攻关。
拥有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完全适应全球化市场经济规律的员工队伍。七公司历届领导班子始终站在砥砺奋进的最前沿,带领七公司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华丽蝶变;在四海拼搏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熟悉国内外规范标准、适应业主不同要求、具有较强外语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
从最初的纯施工到EPC总承包,再到现在的全生命周期综合工程服务提供商,几十年的成长过程让七公司羽翼渐丰,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迪拜R1013项目
主动求变的七公司,在行业领域多点布局,从深耕化肥、乙烯、炼油、基础设施,到全产业链服务、高端化学品和先进材料供应、实业发展、国际贸易;从全国最大到世界最大、从中国第一套到世界首个,无数的高光时刻,让七公司成为行业领域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迈向未来 追“新”逐“质”踏征程
进入新时代,科技创新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更加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其中的着力重点和“点题”关键,为七公司的未来锚定了航向。
成立科学创新联合研究中心、工程化创新联合研究中心
今年以来,七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落实集团公司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8月,分别与北京化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成立科学创新联合研究中心、工程化创新联合研究中心,吹响了培育新质生产力、向战新产业进军的号角;
成立环球工程中心
9月,七公司环球工程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肩负中国化学海外发展三大“重要窗口”使命,作为公司开拓国际EPC工程市场、引进和研发核心工艺技术、整合资源优势、“T+EPC”创造项目为客户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重要支撑,标志着新质生产力赋能主责主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们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龙海洋表示,作为服务国家战略、以化工报国为己任的国资央企,七公司将以集团公司“135”(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发展战略为指引,聚焦以前沿科技创新为引擎的绿色能源、以资源保障为前提的高端化学品、以先进环保科技为引领的循环经济,精心布局战新产业,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做强做优做大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追“新”逐“质”的新征程中形成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努力带动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中国建造、中国制造、中国装备扬名世界。
一路拼搏、一路精彩。这不平凡的60年,是几代七化建人在党的领导下,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60年,主动求变、拥抱世界的60年,创新创造、多元发展的60年,科技强国、产业报国的60年。60年如白驹过隙,七公司走过了一条“薪火相传”的精神之路,展现了回应时代、呼应时代、接续向前的力量。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七公司辉煌荣耀的背后,谋划的正是为了千家万户幸福、大国复兴的大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七公司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化学“135”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双轮驱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布局战新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成长为世界一流工程承包商和国际一流资源整合商,为集团公司五年时间再造一个更高质量的中国化学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
]article_adlist-->(转自:中国化学)网络配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